9月11日,应我院副院长徐向荣教授邀请,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赵明辉莅临我院作了题为《波澜万丈的海底构造与板块构造理论诞生》的学术报告,吸引了众多师生踊跃参与。
赵明辉研究员以全球地形地貌图为切入点,生动展示了海底构造的壮丽景观:绵延六万多公里的洋中脊、活动的热液喷口、星罗棋布的海山、广袤的深海平原以及复杂的俯冲带。她指出,海底并非静止不动,而是在岩浆活动和构造作用下不断演变,不同扩张速率的洋中脊塑造出形态各异的海底地貌。
在回顾板块构造理论的诞生历程时,赵明辉研究员系统梳理了从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直至板块构造理论的演进脉络。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及其面临的困境,并着重阐释了磁异常条带、洋壳年龄分布、转换断层、贝尼奥夫带等关键证据如何推动了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理论的最终确立。她强调,板块构造理论是20世纪自然科学的一项重大突破,与分子生物学、量子力学、相对论齐名,其核心内容包括板块划分、三种边界类型(离散型、汇聚型、转换型)、地幔对流与地幔柱等驱动机制,以及地震、火山等地质现象。
报告中,赵明辉研究员还分享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海底地震仪(OBS)从无到有、从追赶到领先的研发历程,目前我国OBS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应用于马里亚纳深渊等超深海域探测。结合自身在印度洋、南极等地丰富的科考经历,以一个个真实的海上探险故事,激发在座师生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互动环节中,师生们踊跃提问,赵明辉研究员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本次报告不仅深化了大家对海底构造与板块理论的理解,同时增强了我院的学术氛围与科研活力。


赵明辉研究员莅临我院做学术报告


互动交流与合影留念
文字作者:黄葳葳、周剑
图片作者:胡安戈
编辑:徐向荣、周剑
一审一校:刘旗扬
二审二校:王瑞
三审三校:徐向荣